服务热线/微信:13911029888 QQ咨询:5397942 欢迎光临北京卓立海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网!

卓立海创SEO: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十大错误思维(下)

发布时间:2022-10-20 11:27:20 人气:468 来源:卓立海创

 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,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,传统媒体的逐渐弱化和自媒体的兴起,当前社会的舆情的产生与扩散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。如果我们还按照传统思维去应对,就会越处置反而舆情越多,最后导致“按下葫芦、浮起瓢”深陷舆论旋涡难以摆脱。新世纪的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更大的差别是,网络是一种互动性媒体。当传播的平台变了,我们的处置方式当然也应该跟着变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,导致了不少官方态度傲慢,不肯放下身段与网民进行平等对话,再加上对互联网生态的不了解,造成官方处置网络舆论能力的低下。今天卓立海创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卓立海创SEO: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十大错误思维(下)。

卓立海创SEO: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十大错误思维(下)

卓立海创SEO: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十大错误思维(下)

  六、站队思维

  网络上一旦发生负面舆论,某些群体就会迅速站队,以寄希望于战败对方。要知道在网络是95%的人在看、不到5%的人在发表意见。战败对方是没有意义的,这时候要争取的是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因此,以“群体内认同”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是无效的。不用事实去讲理和说服,就会变成意气之争,情绪化的争辩只图一时、一事嘴上压过对方,不顾大局和整体形象。打嘴仗好像嘴上占了便宜,气势上压倒了对方,出了胸中那点闷气,其实可能在整体形象上输得一败涂地。正确做法是直接无视那些无理取闹和谩骂攻击,用基于事实和法理的讨论去争取群体外的理解和支持,这样才有引导的意义。

  七、讨好思维

  有些官方一看到网络舆论就紧张的不得了,马上对自己的相关当事人过重处理,想以此讨好网民、平息舆论。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,引发新的次生舆情,类似事在警察和城管部门中多次发生过。不要看网络上的言论好象都是非理性的,但网络舆论的主流是具有基本理性的。偏激的言论往往不是真民意,不要被这些假民意所绑架。处理任何事件都要恰如其份,不可过重、也不可过轻,更不可以“苦肉计”来讨好网民。

  八、删帖思维

  在论坛时代,许多官方一看到有不利于自己怕言论就急着找人删贴。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,如果还用这种老办法很容易激怒网民,贴子会越删越多。删贴还会让网民浮想联翩,构建起了“坏事”逻辑——正因为官方有着重大的过错,才会采用删贴来进行应对,从而进一步激发了网民们强烈的好奇心,本不想围观的都会跑来围观。唯有在第一时间积极正面回应和发布,才有效减少小道消息的传播,从而起来引导舆论的作用。

  九、蒙混思维

  真实性是官方公信力的核心,有些官方因为担心公众的承受心理、担心网民添乱,不敢说真话、不敢公布事件真相,想随便找个理由蒙混过关,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。中国网民有7亿,基数巨大,其中不有乏行业专家、知情人士。弄虚作假不但欺骗不了网民,还会来重损官方的公信力使官方掉进“塔西佗”陷阱,接下来官方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,做好事还是坏事,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、做坏事。

  十、驼鸟思维

  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,使得不少官方领导都惧怕媒体。舆情产生后,往往会认为“躲一躲,就过去”。媒体由于得不到权威的信息源,只能根据道听途说进行片面报道,网民再根据这不实的信息添油加醋进行传播,于是网络上谣言四起。在网络舆论中,谁第一时间发布,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。在处置过程中官方应主动发布引导媒体,抢占舆论主导权。其实在很多事件中官方都不是主要责任者,但若故意隐瞒造成的后果,则完全是官方的责任。

  总之,卓立海创SEO:网络舆情处置中的十大错误思维(下),在网络舆论发生之初,如果官方能依法处置并及时发声,做到实事求是地发布信息、客观公正地定性事件、主动承但相关过失、积极宣布有效措施,并尽可能地提供事件相关信息和关键性细节,以有效防止道听途说、断章取义、过分解读、情绪化渲染,很多网络舆论都成不了网络舆情事件的。

热文推荐